2022-08-08 19:38:02
电影搞定我的太子殿下上映时间 https://www.touzitop.com/ysxm/10578.html
按照此前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自从冷战结束之后一直到今天全球各国拥有核弹头的总数量一直是下降的,包括2021年也是如此。但是该机构还预计随着世界局势的重新紧张,这一趋势可能会到此为止了。
明年世界各国拥有的核弹头总数量或许就会开始上升,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在打造全新的核武器以及相应的投放载具,比如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以及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等等。因此在弹道导弹技术和核技术不断扩散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可以对大国产生威胁了。除了美俄之外印度甚至都快要具备了这一能力。
在当下建立强大的反导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等于抵消了部分国家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威胁。我国过去分别在2010年2013年2014年2018年和2021年连续进行了五次陆基中断反导拦截试验,全部取得了成功。
就在日前,我国又进行了第六次同类型试验,再度取得了成功。根据我国国防部网站的最新报道,6月19号晚上我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断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以及世界上其他拥有较强导弹防御系统的国家,为何非常热衷于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拥有着多方面的优势。众所周知弹道导弹的整个飞行弹道可以分为助推段,中段和末段,而想要在助推起飞之后立即进行拦截概率是非常低的,但是与此同时越早拦截就能够越大程度提升反导系统的拦截成功率。因此在弹道导弹助推起飞之后,进入飞行中段这段时间就是最佳的拦截窗口,即使是首次拦截失败也可以为后续的拦截提供充足的时间。
其次弹道导弹在中段飞行的时候,绝大部分位于大气层以外的太空中,如果此时进行高空拦截的话会最大程度减少附带伤害。因为拦截弹在和导弹进行成功碰撞之后,就会把弹道导弹炸成碎片,这些碎片就会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剧烈摩擦而烧成灰烬。这种相对干净的拦截方式,在面对搭载有生化物质的战斗部的时候是非常有效的。
再者进行中段反导拦截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从导弹的源头实施拦截的,在这种情况下,拦截高度大,而且火力覆盖范围比较广,此时导弹的射向角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因此射向变换距离比较小。一旦弹道导弹进入末段飞行的话,射向的变换距离就比较大,而且弹头的飞行覆盖范围也是比较广的,想要进行成功拦截就需要动用大量的反导系统。
举个例子来说美国部署在西海岸以及阿拉斯加等地区的地基拦截弹防御距离能够达到数千公里,即使是美国海军使用标准3这种中小型拦截弹进行拦截的时候,防御距离也能够达到1000公里左右。然而美国专门用来进行末段拦截的高空防御系统拦截范围只有100公里左右。
最后就是弹道导弹在进行中段飞行的时候,速度是相对较低的,而且弹道也比较平稳以及固定。这最有利于反导系统跟踪和拦截弹道导弹。一旦弹道导弹进入末段飞行阶段的话,就意味着其成功再入大气层,然后朝目标俯冲了。这一阶段弹头的速度至少能够达到八马赫左右,而且轨迹的倾斜角比较大,反导系统想要成功捕捉并且拦截难度上升了好几个数量级。我国连续六次陆基中段反导实验成功,已经证明了我国有充足的能力,打造强大而完善的导弹防御系统,这使得我国在面对越来越大国防压力的时候,毫无疑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